各市(州)僑聯、省直僑聯、湖南大學僑聯、省僑聯參政議政委員會各位成員:
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,認真落實中國僑聯對“調研創新年”的工作要求,切實搞好2008年參政議政和調研創新工作,不斷開創僑聯工作新局面,現將今年參政議政的調研重點和課題分組情況安排如下:
一、 重點課題和課題安排:
重點課題一:
僑聯基層組織建設。基層組織是僑聯的基石,是僑聯事業不斷發展的保證。在調研中要著重研究已成立組織的市州、區(縣市)僑聯的現狀與特點,進一步理順體制,創新機制;要大力推進未成立組織的縣(區、市)、大專院校、科研院所盡快成立僑聯組織,按照僑聯章程開展工作;要加大力度開展社區僑務工作,進一步擴大僑聯組織的覆蓋面。
參考課題:
1、僑聯如何做好僑務社區工作,服務和諧社會
2、如何創新機制,推動僑聯事業發展
課題組人員安排:
課題負責人:李寧 謝鼎華
課題組成員:章伯崗 孫民生 易文質 翁少蘭
賀勇軍
執筆:賀勇軍
重點課題二:僑情調查研究。要在僑情普查的基礎上,進一步加強對省內、海外僑情的分析。要著重開發僑務資源,特別是海外重點人士、僑界新階層代表人士,僑資僑屬重點企業,促進僑務資源可持續發展。要重視對貧困歸僑僑眷現狀的調研,提出扶僑幫困的具體建議,使他們同樣享受改革開放的成果。
參考課題
1、如何扶持困難歸僑僑眷,建立湖南省僑(愛)心捐助基金和積極爭取籌建湖南省歸僑僑眷養老中心
2、如何發揮僑聯優勢,加強海外聯誼,加大“僑心工程”宣傳力度,服務湖南新農村建設
課題組人員安排:
課題負責人:肖澤華
課題組成員:張彩蓮 丁一堅 謝資清 李 李 劉建武 柏繼平
執筆:柏繼平
重點課題三:僑界服務“兩型社會”建設。長株潭城市群已經國務院批準,成為“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(簡稱“兩型社會”)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”。這一決定對促進中部地區的發展,縮小中國不同地區和城鄉之間的發展失衡,有著重要意義。僑聯組織要緊跟熱點開展調研,一方面在調研中發現問題,思考問題,向黨委、政府進諍言、獻良策,另一方面積極引導廣大海外僑胞、歸僑僑眷投身“兩型社會”建設中。
參考課題:
1、在“9+2”協作區和“3+5”城市群戰略背景下,如何實現僑務資源共享
2、僑聯組織、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如何服務“兩型社會”建設
3、如何加大維護僑益力度,為僑資僑屬企業排憂解難,進一步優化和改善投資環境,增強我省招商引資競爭力
課題組人員安排:
課題負責人:朱建山
課題組成員:唐建梅 印大中 謝虹 劉梅榮 郭曉鳴 方彥川 王一社
執筆:王一社
二、參政議政和調研活動方式
1、緊緊圍繞省委提出的加強作風建設和中國僑聯“調研創新活動”進行調研,深入到特困歸僑僑眷之中,深入到僑資僑屬企業中體察僑情、反映僑聲,創造性的提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和措施;
2、加強與僑界人大代表、僑聯界政協委員的聯系,整合僑界資源,提高調研的實效性;
3、適當時間召開省僑聯參政議政委員會工作會議,研討調研重點和課題;
4、針對性地召開專題座談會,廣泛征集各方面意見和建議;
5、加強互動,省僑聯將與部分市州僑聯確定調研課題開展聯合調研(也可由調研組圍繞活動重點,自定課題);
6、到沿海僑聯考察學習僑聯工作先進經驗,開展僑情資源共享調研。
三、參政議政和調研工作要求
2008年10月底或11月初對全省僑聯系統開展“調研創新年”活動情況進行總結。由省僑聯領導和有關人員對全省調研成果進行評比,適時對優秀成果給予表彰獎勵并整理上報中國僑聯和省委、省人大、省政府、省政協有關部門,重點成果將由僑聯組織、僑界人大代表、僑聯界政協委員向省人大、省政協提出建議、提案。
湖南省歸國華僑聯合會
2008年5月29日